cULtural ANalySis 2005

Wednesday, December 07, 2005

三文魚與近代哲學

作者/fanchihk

節錄:

自由是人區別於動物的一個本質性特徵。馬克思在《1844年經濟學-哲學手稿》中明確指出,「生命活 動的性質包含著一個物種的全部特性、它的類的特性,而自由自覺的活動恰恰就是人的類的特性。」馬克思接著寫道:「動物是和它的生命活動直接同一的,它沒有 自己和自己的生命活動之間的區別。它就是這種生命活動。人則把自己的生命活動本身變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識的對象。他的生命活動是有意識的。……有意識的生命 活動直接把人跟動物的生命活動區別開來。正是僅僅由於這個緣故,人是類的存在物。換言之,正是由於他是類的存在物,他才是有意識的存在物,也就是說,他本 身的生活對他來說才是對象。只是由於這個緣故,他的活動才是自由的活動。」人的意識性或精神性的一個重要特點,就是人能夠反思自己和周遭世界的關係。人的 意識一方面有一種內在傾向,就是力求擺脫生命活動的外在規定性,由自己來設定活動的目的;人根據這個目的,通過自己的能動活動,使外在的規定服從自己目的 的需要。如果根據馬克思的觀察來說,即是魚 相對於人就是無意識的生命體,而且自身根本不會有自由可言。亦即是,在資本魚義的角度裡,人類實行重分工、高效率的作業模式,三文化在這一個無良的制度之 下不得已被奪去自由,因為進入人類的大量生產模式沒有與繁殖後代的性功能對抗,在作業中亦享有「多元」的性快感,他們口腔期和腔門期並沒有被剝奪,在表面 上三文魚的精神與生存意義是健康和全面,他們沒有察覺到原來自己只是人類所操縱的生產線中的一個齒輪,本身的自由與產品的價值一早就已消失得無影無蹤,他 們不是為著自己而生存,他的生命實際上在出生的那一秒已經獻給人類(美食階級),他與現實中的他自己脫節,正正給予「(魚異)化」一個定義,三文魚不再是 三文魚,三文魚子不再是三文魚子,這推想到大海也不再是大海。

全文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